“Q值3的技术方案,就只能实现Q值3的成果。成果里不会包含我们是怎么,用什么方法研究到这一步的。也不会有继续下去的方向。”

    莫道笑了笑,再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回答,

    这句话打消了这位老领导的一些顾虑,点了点头过后,再不禁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那就换吧,还要麻烦莫总师你们提供一份技术方案。另外,莫总师你们项目有什么需要的东西,到时候让负责谈判的,一并添上去。”

    莫道摇了摇头,

    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,莫道自然还有不少想要的技术,

    但这些技术显然不是这次技术交换的另一方能够提供的——如果能够提供,也不需要长夜堆给一份Q值三以内的技术方案了。

    “技术方案有现成的。”

    莫道只是再这样说了句。

    其实,如果有再多一些的利益。

    现在长夜堆达成了的,实现更高Q值的技术方案也不是不能换。

    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关键,是此刻只存在于莫道脑子里的等离子体的湍流模型。

    如果知道这个湍流模型,那就会发现,长夜堆的研究过程就是在往那个方向靠,

    而不知道的话,能够看到的,就只是长夜堆的技术方案在等离子体约束方面做得更好。

    而为什么会诞生这样一份方案呢,技术方案本身的内容是体现不出来这点的。

    而这个湍流模型,需要的,则是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,

    在一个足够强大的科技国家的足够资源支撑下,

    还得耐得住性子,能够在接受一生时间全都可能打水漂的情况下,

    依旧能够在这条道路上,孤独的走上超过六十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“那行。”

    这位老领导再笑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提出这次交换的欧罗巴洲几个国家,想要的肯定不只是一个能够实现Q值3的技术方案,

    而是想要一条能够继续走下去,直到彻底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道路。

    不过这位老领导也不担心对方会拒绝己方提出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