鸦片战争后,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主权丧失,民不聊生。仁人志士逐步觉醒,为了中华之崛起,知识分子走在了时代前列,展开了与旧时代开明官僚的抗争。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发出发自心底的怒吼,学生罢课、商人罢市、工人罢工,他们用非暴力不合作向当权者质疑。

    中国人民期盼着有一个新的革命党人、新的革命理论出现,能够带领苦难深重贫穷落后的中国走出困境。1921年,中国共产党应人民之呼声诞生了。

    雏鹰凌空风起云涌时,一场场腥风血雨裹挟,不在摇篮中被掐灭,便在搏击中壮大。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,使共产党人认识到,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、封建主义的统治,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最后胜利的。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。经过北伐战争的失败、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,党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,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:第一,统一战线;第二、武装斗争;第三、党的建设。

    在山西,在平遥,马克思主义的传入,唤醒了一大批渴望改变现状的知识分子。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,亡国的耻辱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。其时,涌现出许多革命家庭,他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不惜血洒黄土救民族于危亡之中。其中,北营朱、冀两家弟子坚贞不屈,烈士们面对倭寇的杀戮英勇拼杀,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;幸存的子弟前赴后继,坚守信仰,最终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曙光。

    而像这样的革命家庭,在平遥岂止北营一村、朱冀两家?我写这个作品是以朱冀两家人的革命历程为模板,集平遥乃至周边县市的革命故事为一体,让后人了解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壮举,以激励他们继承民族英雄的气节,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,建设好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繁荣、富强、民主的新中国。

    1、1932年,北平各界纪念“九?一八”大会在中国大学举行,山西平遥圣人堡大户朱思俭的小儿子是这次大会的总指挥。本家兄弟朱力、朱华,小舅子冀步云、冀步前协助筹备了这次纪念活动。1933年,盘踞在察哈尔多伦市的日伪倾巢南侵,受党委派,朱晨、冀步云、冀步前、朱力等相携100多名青年学生来到张家口,参加了收复多伦的战斗。

    2、同盟军在日寇和蒋介石的夹击下失败,朱晨等回到北平,北平共产党交通站被破坏,在北平的工高官郝青被捕。之后,他们回到太原,打入国民通信社,依托报社、书店作掩护,冀步云、朱晨、赖炜瑀组成了三人特工小组。

    3、朱力回到圣人堡和梁建华等进步老师,成立了读书社,组建了党支部。1934年,因郝青叛变,冀步云的姐夫安之敦被捕,女大学生王志娟被通缉。三人小组乔装改扮,把王志娟转移到圣人堡教书。

    4、35年中秋,由于郝青告密,时任五台特委的朱力、朱楠兄弟俩回家过中秋被包围,躲进密室才幸免被抓。

    5、“一二?九”运动后,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学生闹学运。红军东征渡过黄河,阎锡山惧怕危及他在山西的统治,太原笼罩在白色恐怖中,三人小组暴露,朱晨等离开太原,冀步云被捕,在狱中遇朱力。

    6、朱力在狱中找到了党组织,在国民党教导团的安之敦和狱中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决定营救冀步云。然而,营救无果,冀步云英勇就义。在圣人堡和襄垣,武部长动员了100多青年等待红军一到,加入红军。

    7、1936年九月,西盟会在山西成立,山西人民抗战情绪高涨。10月武特派员(武部长),住在圣人堡学校发展西盟会员,到年底,圣人堡周围各村有600人入会。西安事变后,阎锡山释放大批政治犯,朱力获释,带朱楠、梁建华、冀步光和妹妹朱坚参加西盟会决死队,朱坚分配到国民师范学校的军训班十一连(女兵连);山西形势好转,朱晨、冀步前等回到太原,朱晨送小姨冀雪兰也参加了女兵连。

    8、听武特派员说北上抗战开赴平型关的八路军路经平遥,冀光泽、冀锦章亲率圣人堡村民挑着月饼慰问八路军战士。在平遥车站停留时,西盟会武特派员(武部长)邀请八路军干部为平遥受训的西盟会员讲课,引起平遥国民党励志社吴德志的不满。为巩固统一战线,朱晨被调回平遥从中调解矛盾。

    9、1937年10月,雁门关、娘子关相继失守,雪兰随部队开赴前线,在祁县子洪口宿营休息,冀锦章闻听消息,去看望时部队刚刚开走。朱坚留在太原做地下工作。朱晨和武特派员等吸收平遥中学进步青年,释放监狱“在押”人员组成一支200人的游击队。阎锡山密令县政府带西盟会员撤出平遥,为维护抗日统一战线,朱晨、武特派员,带冀步光以及游击队一同转移到孝义。

    10、在孝义,***指示武特派员、梁建华进行了反逃亡斗争。为了坚持山西持久抗战,完成***的战略部署任务,***提出了总政和战动总会分开,在不同区域开展工作的建议。战动总会向晋西北的120师靠近,至此,朱晨随战动总会转战离石、汾阳一带。

    11、37年11月24日,两个日本兵与朱力决死队侦察兵相遇,一个被击落马下,逃到圣人堡,群众协助决死队员击毙。之后,日寇于26日,血洗了圣人堡。朱华在刺刀下幸免一死,伤愈,找朱力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决死队。

    12、12月日寇撤出平遥,朱晨、李志明以八路军工作团的名义,返回平遥扩军,圣人堡青年踊跃参军。朱思俭女儿梅儿拖儿带女回娘家定居。

    13、38年春,朱晨带怀孕的妻子和两岁的儿子,连同侄儿、外甥、家里的车夫、长工一起带出参加了革命。他们关了父亲在离石的店铺,赶着车马,拉着布匹和财物,浩浩荡荡奔赴抗日前线。

    14、武特派员偕同梁建华一起从孝义回到平遥。交接政权时,沉湎于酒色的吕、王不肯交印,他们只得去临汾土门镇办了手续返回平遥创建游击队,准备对敌斗争。38年1月,日寇再次进犯平遥,武特派员和梁建华平遥城艰难脱险。3月,党指示二次返回平遥,建立抗日民主政府,梁建华任县长。

    15、在圣人堡,朱家因不想做维持会长,和日本人周旋。

    16、1938年,朱晨带雪雅转战岚县,雪雅身怀六甲,不能再随部队作战,跟随朱晨一起出来的长工鼠年日,送雪雅和幼子回圣人堡。路上遇到鬼子追赶,雪雅早产,生下孩子后离世。鼠年日埋了雪雅,鬼子得知雪雅是抗日干部的妻子后,把她刨出来,让洋狗啃了尸骨。鼠年日把孩子放在一路口,一个好心人抱走孩子,养不起便送到了育婴堂。鼠年日没脸回部队,也无颜回村见东家,在圣人堡村外把朱晨四岁的长子交给了拾粪的狗儿老汉,去太原谋生。

    17、朱家和冀家的冀王氏、冀步颖、小女冀雪芳、儿媳灵仙两家人一起逃难住在离石店铺。隔日,冀王氏带冀家人去了三儿子冀步光所在的决死四纵队。因敌情紧张,部队要转移,正逢有人去延安,部队决定把冀步云的遗孀灵仙和冀雪芳送到延安学习。灵仙把6个月的女儿送到了教会的育婴堂。

    18、冀王氏得知冀云程唯一的血脉被送走,小脚女人徒步走了30里地去找孙女,回去后发现抱错了孩子,女婴变成了男婴。她和四儿子冀步颖又投奔冀步前而去。冀步前重病缠身,冀王氏含泪伺候儿子几日,冀步前留下一双儿女去世了。冀锦章得知冀王氏在部队不便,接一家人回到圣人堡,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。

    19、1939年,朱力、朱华在太谷祁县一带活动。其时,鼠年日因在太原车站和日本人摔跤,被追杀,逃回祁县参加了共产党的独立团,因受不了约束当了逃兵。被游击队员追击,又奇迹般地活下来。之后,跑到南山占山为王做了土匪。